
见病知源:解读伤寒论(全两册) - 姜元安 - 文宇宙|Bookniverse
见病知源:解读伤寒论(全两册)
姜元安
US $92.00
US $115.00
2024/04
|
9789882372818
|
PDF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书籍简介
查看更多医疗保健 > 中医学 > 中医基础理论及概论
海量文献考证.学术争议辨惑.一手临床案例
「先师渡丹曾对我说:『读《伤寒论》若不得其要,则会读成伤心论。』」
香港中医名家姜元安 解码《伤寒论》
沉潜十八年 六易其稿
集古今研究之大成 「当世堪为少见」
陈抗生、高飞、刘力红 共同推荐
《伤寒论》乃治病之书,读懂仲景如何运用三阳三阴之法认识伤寒病,则其间之理、法、方、药无不一一浮现,读者自能由此而领悟到辨证论治之真谛。用之于临床,无不应手。
─—姜元安
《见病知源:解读〈伤寒论〉》是姜元安教授三十余年来专治中医临床经典——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的成果,按照「见病知源」的原则解读其立论及实践。与传统校订本或一般译注本不同,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从动态过程来认识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完整过程,以「见病知源」之心,解仲景为伤寒病立论之意;在细致梳理理论脉络之外,运用行医多年的临床案例加以论证、辨析,使仲景辨证论治之法能真正运用于临床治疗之中。
本书上、下两册分成三部分:上篇〈概论〉先探讨有关《伤寒论》的重大学术问题,如《伤寒论》与伤寒病、六经辨证论治体系与杂病的关系、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与体系、六经之名实、六经辨证方法与其他辨证方法之关系等。下篇〈《伤寒论》原文解读〉则以宋本《伤寒论》为底本,按条文顺序逐一解读,厘清张仲景对伤寒病的辨证论治思路,同时对相关条文涉及之学术问题进行专题探讨,例如辨「太阳病为外感热病初期阶段」之惑、辨「太阳统摄营卫」之误、论「证候」之定义等,凡五十有三。最后的〈附篇〉,则对《辨脉法》、《平脉法》及《伤寒例》三篇进行撮要的解读,以存古人之心而不使其有所遗。
-------------------------------------------------- -----------------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古朴深奥,言简意赅,辨证精确,方配严谨,是后人探研中医药学必读之书。姜元安教授的新著《见病知源:解读〈伤寒论〉》细致梳理经典名著的理论脉络,结合多年的临床案例加以论证、辨析,充分显示经方的方证在临床中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并显示经方临证创新的内涵,确是一本好书,值得推荐。
─—陈抗生香港首位「全国名中医」、原香港注册中医学会会长
本书以「见病知源」为旨解读《伤寒论》,古今未见有之。作者运用纵横之法,对与《伤寒论》相关的几乎所有重要学术问题加以专题论述;于解读《伤寒论》原文之同时,亦附以相关之临证治验。大部分案例都是作者本人临床所治,以彰显学以致用之效。旁征博引,考辨以详,立论辨惑必有所据,遣词用句多作推敲。这是一部高水准的《伤寒论》研究专著,是同类著述中难得的上乘之作。
─—高飞泽晟堂(北京)医学研究院首席针灸专家、原北京304 医院中医科主任
作者从「见病知源」的层面对《伤寒论》进行了深入细致而全面的解读,本书所涉文献之广,所及问题之多,于当今堪为少见,无论从学术研究、教学临证,都是颇值参考的费心之作。作者不但对众多《伤寒论》的问题如伤寒与杂病、六经、六经传变等都给出正本清源的解读,而针对机体阳气的状态决定伤寒如何发病、如何传变的问题也提出堪称独到而意义深远的见解,成功厘清诸多疑难,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刘力红
广西中医药大学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教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扶阳流派传承工作室主任
作者简介
查看更多姜元安
姜元安,师承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伤寒论》研究大家刘渡舟先生,专攻《伤寒论》,被刘渡舟誉为「敏而好学,酷喜岐黄之道,更爱仲景之术」。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教学部主任,专研《伤寒论》、《黄帝内经》等经典,致力于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与体系的理论与临床运用的研究,在中医药教学、研究和临床上有丰富心得。曾合编有《经方临证指南》(1993)、中英文教材《中医诊断学》(1998)、《方剂学》(1998)等多部专著,及注有《金匮要略心典译注》 (2010)等,并发表专题研究论文40 余篇。
出版社简介
查看更多阅读资讯
请安装 Android 和 iPad/iPhone 「文宇宙」应用程序。这个应用程序会自动与您的账号保持同步,让您随时随地上网或离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