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 - 约瑟夫.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 1920–1969) - 文宇宙|Bookniverse
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
约瑟夫.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 1920–1969)
US $26.40
US $33.00
2023/10
|
9789882372955
|
PDF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书籍简介
查看更多人物传记 > 政治人物传记 > 中国政治人物传记
历史 > 中国历史 > 近代史
传奇历史学家列文森开创性著作,全新翻译
「梁启超的思想是他的牢笼。」
他的自相矛盾,他的一变再变,
是要为怎样的一个问题提供答案?
当找到这个问题,就找到了思想史的关键。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列文森之子托马斯.列文森(Thomas Levenson) 作序
叶文心、欧立德(Mark C. Elliott)、董玥、黄乐嫣(Gloria Davies)、齐慕实(Timothy Cheek)、白杰明(Geremie R. Barmé) 联合撰写长篇导读
《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是美国历史学家约瑟夫.列文森的第一部专著,从「变形记」、「美丽新世界」、「追忆似水年华」三阶段追索中国近代知识人梁启超的思想嬗变,探求他身处历史和价值撕裂的煎熬之中,如何从传统突围、拥抱进步主义和现代西方,却又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主动走向不合时宜,「一夫当关把守旧中国的疆土」。作者的视野并不限于思想者个体,而是以历史与个人的交互作用贯穿全书,通过梁氏思想中种种「必然的前后矛盾」和「理性上的不完美」,不断反观历史,揭示近代中国思想史鲜丽复杂的面貌及其变化的本质。
「梁启超经历了漫长的回家之路,他在半途碰见了年轻的一代。
他几乎彻底心碎后才到达了反传统文化之境,而年轻人从他手中接过的是一种自然状态、一份免费礼物、一个出发点。对他而言只是冰山一角的想法(水面之下深埋着他对传统文化的赤忱),对年轻人来说是基石。他们追随了他一段时间,并没有说要永远追随他。
这就是为何《新青年》的『新青年』们看似在说跟梁启超一样的话,却很少跟他一起说。因为二者的语言并非真正相同,『一样的』思想并不一样。
当一战改变了这些思想进行的环境,梁氏的思想从根源上决定了他的不合时宜。 」"
作者简介
查看更多约瑟夫.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 1920–1969)
约瑟夫.列文森 (Joseph R. Levenson, 1920–1969)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首任Sather讲座教授,以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奠基性研究享誉于世,被称为「莫扎特式的史学家」。列文森从真诚的人文主义关怀出发,致力于在旧的问题中探寻新的意义;同时突破西方汉学和社会科学的畛域,把人类文明的普遍视角与中国经验的独特性融汇起来,从而将中国历史的书写推进到世界历史话语的范畴之中。他以一系列着作提出的诸多论题,如天下与国家、传统与现代性、科学与儒学、经典主义与历史主义等,在他因意外身故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持续为中国研究学界提供综合性的思考框架与对话坐标。1987年,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创设「列文森图书奖」,以纪念他的学术贡献。
出版社简介
查看更多阅读资讯
请安装 Android 和 iPad/iPhone 「文宇宙」应用程序。这个应用程序会自动与您的账号保持同步,让您随时随地上网或离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