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禮品:免費送贈電子書!

耶易会通:清代天主教徒吕立本《易经本旨》研究与编注 - 黎子鹏 - 文宇宙|Bookniverse
耶易会通:清代天主教徒吕立本《易经本旨》研究与编注
黎子鹏 | 胡献皿
US $0.00
2024/04
|
9789882373099
|
PDF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書籍簡介
查看更多宗教命理 > 天主教
历史 > 中国历史 > 古代史
《易经本旨》乃清代天主教徒吕立本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编撰的《易经》注本,承继耶稣会索隐派的易学传统,从天主教角度诠释《易经》。 《易经本旨》不仅促成《易经》与《圣经》的对话,展示中西两套价值体系的交相激荡;更标志着禁教期间耶稣会士撤退后,中国本土信仰群体为保教所付出的努力,可谓索隐易学的遗珠。
本书作者全面整理、点校、注疏《易经本旨》现存手稿,尤其关注该文本与中国传统经籍和天主教神学著作的互文关系,借此爬梳易学及神学思想的源流与交融。透过引介这部出自华人天主教徒的索隐易着,本书不但一新学界视索隐易学为外来产物的刻板印象,更为在华天主教史及中西宗教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另辟蹊径。
-------------------------------------------------- -------------------------------------------------- ---
本书首次整理了清代天主教徒吕立本的《易经本旨》,使我们看到索隐的释经理论在中国本土的反映。作者能对来华耶稣会士的索隐神学和吕立本的索隐神学加以对比,从而使我们有更为宽阔的学术视野,对索隐理论在中国发展的多维性和复杂性有新的认识。
——张西平(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
黎子鹏、胡献皿检证吕立本如何援引天主教义,作为诠释《易经》的思想脉络体系蓝本,从宗教性、学术性、时代性三方面,分判与会通两者的同异、混通与和合,借此观察并体会西方天主圣义如何与东土儒学《易》教调适与融格,辨章考镜,精当中肯,为学者开启一扇《易》学研究的明窗。
——赖贵三(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教授)
《易经本旨》虽为残稿,却系统俨然,有秩有序,乃华人索隐派的开路先锋。黎子鹏教授及胡献皿女士关注此书多年,矻矻专心,孜孜不倦,多方查考,广事研究,终于为吕立本笺注了《易经本旨》。衡诸东西学界,索隐派的《易》学大要,没有人做得比子鹏及献皿来得精当的了。
——李奭学(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
吕立本以耶教教义与《易经》经义作双向解释,好比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射灯交互照耀,产生了众色纷陈的奇幻效果。本书透过校注《本旨》残稿,以东西方圣典义理的融通为聚焦,无疑为学界提供一重要研究材料,不但裨益于寰宇《易经》研究,也昭示了跨文化、跨领域的重要性。
——郑吉雄(香港教育大学文化历史讲座教授)
本书不止把吕立本《易经本旨》残本整理出版,为研究清代天主教传教史的学者提供了珍贵资料。更重要的,是证明易学的内外循环之间,其实还有第三个循环。这第三循环介乎内外循环之间,既不完全属于任何一方,又能贯通两方。这对全球易学研究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突破。
——韩子奇(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作者簡介
查看更多黎子鹏
黎子鹏,英国牛津大学哲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哈佛燕京学社、牛津大学中国中心访问学人。研究领域包括汉语基督教文学、宗教文学翻译、传教士易学等。出版着作十馀部,包括Negotiating Religious Gaps: The Enterprise of Translating Christian Tracts by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2012)、《福音演义:晚清汉语基督教小说的书写》(2017)、Literary Representations of Christianity in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2019)、《清初耶稣会士白晋〈易经〉残稿选注》(2020)等。曾获颁香港研究资助局「人文学及社会科学杰出学者奖」。
出版社簡介
查看更多閱讀資訊
請安裝 Android 和 iPad/iPhone 「文宇宙」應用程式。這個應用程式會自動與您的帳戶保持同步,讓您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