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失的「国民」:近代中国的「民族」话语与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 - 王柯 - 文宇宙|Bookniverse
消失的「国民」:近代中国的「民族」话语与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
王柯
US $21.60
US $27.00
2017/01
|
9789629966515
|
PDF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書籍簡介
查看更多人文社科 > 人类学/民族学
中国王朝时代的政权之所以能够让「周边」及「异民族」自由自然地与中国交流和融合,皆因长期崇尚「德治」这一超越「民族」和时代的价值,从而延续其统治的正当性。进入二十世纪后,这一历史趋势却戛然而止—周边开始拒绝中国,异民族集团开始抵制「中国人」意识。这一过程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民族问题日益严重的今日中国,实在刻不容缓。
本书作者指出,因为近代中国导入了「民族」的话语,造成了「民族」与「国民」二者不分的现象;随着民族话语不断被政治化,各种官制及民间的民族主义思潮甚嚣尘上,使中国社会与当初建设「国民」和「国民国家」的理想渐行渐远。以「民族」来顶替「国民」的结果,不仅促生和强化了汉族排斥和歧视其他周边民族集团的狭隘民族主义,也使处于中国周边的其他民族集团在社会流动的自由屡受限制,因而对自诩为「近代民族国家」的中国逐渐失去国家认同的意识。
本书集结作者二十年间就中国近代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之思考,当中包括他在多个中国伊斯兰民族地区的生活经验与大量田野考察工作。
如何建设一个具有跨越阶级,民族和国家利益的让全体国民共享的政治文化,将会是少数民族集团迈向国家认同的关键,好让他们不再成为这个国家的「他者」。
作者簡介
查看更多王柯
王柯,日本东京大学学术博士,神户大学研究生院教授。
专著包括The East Turkest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1930s–1940s、《中国,从「天下」到民族国家》(增订版)、《消失的「国民」:近代中国的「民族」话语与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近代日中関系の旋回:「民族国家」の轭を超えて》、《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1930 年代至1940 年代》、《「天下」を目指して:中国多民族国家の歩み》、《민족과 국가》、《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系谱》等,其中《东トルキスタン共和国研究:中国のイスラムと民族问题》(1995)获日本第十八届三得利学术奖。
另有多部编著(详见本书附录)、合著与论文等,以上分别在香港、中国大陆、台湾、日本、南韩等地出版。
出版社簡介
查看更多閱讀資訊
請安裝 Android 和 iPad/iPhone 「文宇宙」應用程式。這個應用程式會自動與您的帳戶保持同步,讓您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