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企業的商道、商術與商法:東京金港堂與上海商務印書館雜識(1875–1930) - 蘇基朗 - 文宇宙|Bookniverse
近代企業的商道、商術與商法:東京金港堂與上海商務印書館雜識(1875–1930)
蘇基朗 | 蘇壽富美
US $22.40
US $28.00
2024/06
|
9789882373143
|
PDF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copy
書籍簡介
查看更多歷史 > 歷史研究與批評 > 亞洲歷史
19世紀後期,東亞各國陸續引入近代企業經營模式,以及與之相配合的資本主義商業倫理、經營策略及商業法律,開啟了前所未有的近代市場經濟格局。與此同時,中、日兩國均由於引進西式學制而創造了新的教科書市場。在此東西激盪、商機無限之際,日本明治時期和中國20世紀初的兩大教科書出版商─—東京的金港堂和上海的商務印書館,脫穎而出,成為兩國書業龍頭重鎮,各領風騷30載。
本書從比較企業文化史視角出發,分別從道與術、虛與實以及人與法三個面相,聚焦1930年以前金港堂、商務印書館的若干重要發展特色,配合新發現的史料,採用多元學科的分析方法,剖析兩者如何把從西方移植而來的企業模式和法律規範,結合本國社會文化而取得了不同凡響的商業成就。通過比較中日新興出版企業的不同取徑,本書亦探討了資本主義商業文化洗禮,對個人及集體價值觀所帶來的種種張力,以及由此而衍生的衝擊和矛盾。
本書以過去甚少受學界關注的出版類企業為分析對象,將增強人們對近代中日工業化時期異同的了解,也能彌補此前對兩國企業整體發展認識的缺陷。
─ 朱蔭貴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這部探討資本主義如何影響中日兩國政治精英、法律專業人士和企業家的專著,堪稱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本書重新審視了在東亞兩個最大都會內,移植的西方法律與本地的強韌商業文化之間,那種充滿活力的互動以及持續調整的過程。
─ 吉浦羅(François Gipouloux)
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榮譽退休研究主任教授
全書翔實而不細碎,篤謹而不空疏,講小故事能小中見大,談大問題則大而有當,堪稱近代企業
史研究的範例。
─ 周武
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作者針對促成企業商業策略的文化、社會及政治因素,提供了批判性的洞察。無論是研究日本、中國的學者,還是商業、經濟及法律的歷史學家,都會發現本書在促進學術對話上極具價值。
─ 城山智子
東京大學研究院經濟學研究科教授
從西方移植而來的企業模式和經營理念,只有植根於本國社會文化土壤,與傳統商道交融互滲,才能在「全球化」與「在地化」的雙向互動中創造出新的企業文化,為本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不竭的內生動力。本書既是歷史經驗之歸納,亦為在當代建構東亞企業家精神提供了可行路徑。
─ 馬敏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所長
本書勾勒近代中日兩家最大出版社的雙軌發展,可謂是兩位傑出歷史學者最佳的合作成果;刻劃人物細緻而感人、搜羅檔案不遺餘力,更以比較和全球視角分析企業會計帳目和管治結構,不啻商業史研究的範例。
─ 馬德斌
牛津大學經濟史教授
本書另闢蹊徑,置日本明治時期和中國20世紀初的兩大教科書出版商於學術顯微鏡之下,視角雖微,景象卻瑰麗奪目。全書史料翔實,分析細膩,論證透徹,立論高遠,實乃上乘佳作。
─ 習超
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教授、副院長
通過中日兩間出版企業龍頭的比較,本書展示出近代中日企業的全球性及其本土調適過程的複雜性,不但探索了它們如何在商業倫理、商業策略及商業法律三方面作出調和、融合,力圖打破西方企業獨霸天下的局面,還發掘了不少寶貴史料,是全新的研究嘗試。
─ 龍登高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長聘教授
本書創新性地探索企業家的人脈網絡,開闢企業文化史研究新領域。它力圖挖掘金港堂和商務印書館的歷史聯繫,量化分析其商業活動,同時爬梳從《論語》到諾斯的現代制度經濟學的古今中外商業理論,為現代企業提供啟示。
─ 濱下武志
東洋文庫研究員暨研究部長、東京大學榮譽教授
作者簡介
查看更多蘇基朗
undefined
出版社簡介
查看更多閱讀資訊
請安裝 Android 和 iPad/iPhone 「文宇宙」應用程式。這個應用程式會自動與您的帳戶保持同步,讓您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