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话《使西纪程》及郭嵩焘文选 - 杨大庆 (编译) - Bookniverse
白话《使西纪程》及郭嵩焘文选
杨大庆 (编译)
US $1.59
US $1.99
2022/07
|
9789888822102
|
ePub
|
青森文化
About this book
View more人文社科 > 人类学/民族学
《使西纪程》是清末第一任驻外大使郭嵩焘出使英国的旅途中见闻的整理记录,并在1877年由同文馆(清庭的外语机构)出版,作为提供给官员有关外交事务的参考数据。 此书一出版,即在清庭朝野激起轩然大波,指责谩骂之声遍及京城内外,书版随即遭销毁,不可再印,成为禁书。
郭嵩焘(1818-1891),湖南湘阴人,晚清官员,湘军的建立者之一,曾任职于翰林院,南书房,广东巡抚等职,被称为“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郭嵩焘为官时关注“洋情”,处理过一些与洋人交涉事件,被清庭视为“精透洋务”之人。 他在诸多文章和奏折中,提倡学习西洋的优点,认为“虽使尧舜生于今日,必急取泰西之法推而行之,不能一日缓也”,并批评时政“西洋汲汲以求便民,中国适与相反”。 虽然遭到“谤毁遍天下”,却自称:“流芳百代千龄后,定识人问有此人”。
除《使西纪程》外,本书也选取了一些郭嵩焘出使英法期间,参观议会,工厂,学校,接待官员政客的记录与感想的文章。 文章中提倡学习当时西方的新技术,如冶矿,铁路,电报等。
郭嵩焘在许多文章中多次提出“本末论”的看法。 在《条议海防事宜》中说:“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 ”郭所称的“本”,指的是国家的政治文化制度。 “末”指的是商业,科技,工业,军事等。
他在许多文章都提出,如果想达到西方国家的富强兴盛,不被欺负,首先要学习的是“本”。 “无其本而言富强,只益其侵耗而已”“推原其立国本末,所以持久而国势益张者,则在巴力门(parliament,国会)议政院有维持国是之义。 ”“诸公专意考求富强之术,于本源处尚无讨论,是治末而忘其本,穷委而昧其源也。 ”他反复强调,只学商业,科技,军事等”末“技不会带来成功。
初步探索“人治”与“法治”的优劣,可谓近代的先驱。 “圣人之治民以德。 德有盛衰,天下随之以治乱。”;“ 西洋治民以法。 法者,人己兼治者也,故推其法以绳之诸国,其责望常迫。 ”; “圣人以其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 一身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 ”
这本富争议性的书及郭嵩焘的其他文章至今没有白话版本,本书可以填补这个空缺。
About the author(s)
View more杨大庆 (编译)
杨大庆 (编者/译者)
厦门人,12岁移居香港。 于美国学习建筑学,从事设计工作,对中国近代史,世界历史,日本现代化史颇感兴趣。 后又取得香港中文大学比较与公众史学文学硕士学位。
About the publisher
View moreReading information
Install the Bookniverse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