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水香港 - 李家翹 - Bookniverse
供水香港
李家翹
US $23.00
2025/06
|
9789882373754
|
PDF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About this book
View more歷史 > 中國歷史 > 香港歷史
二戰後香港的供水建設,是在波譎雲詭的冷戰地緣政治環境下完成的。至1970年代末,多項本地大型供水項目相繼竣工,水塘和集水區已佔去香港土地面積近四成。香港水資源不足但土地有限,水務項目在主要農區開展,因此供水系統建設必會損及農業利益。港府本已推展政策,改善新界農民生計,收穩定農業社會之效。及後,大量內地移民抵港,當中不少人選擇在新界從事農耕,港府更希望藉著發展農業吸收勞動力。為對冲接受中方供水、應對地緣政治處境而開展的本地供水項目,與同為化解政治壓力而推行的農業政策,兩者在水土資源的利用上產生衝突。港府如何以有限的水土資源,兼顧供水和農業,魚與熊掌兼得?---------------------------------------------------------------------------------社會科學書籍的讀者多數不會甘心於只看見事情的表面,而希望能夠看透現象,找出深一層次的意義。李家翹寫《供水香港》,正是從一個我們熟悉的題目——香港地少人多,難以為不斷增加的人口提供食水——講出一個很多人都不認識的故事。—呂大樂香港教育大學客席研究講座教授本書以非常翔實的資料,圖文並茂地論述了戰後香港面對供水問題時,政府在冷戰的大格局下,如何謹慎地考慮不同方案、配合農業發展和土地使用、治理新界和處理與新界鄉紳地主的關係等,是不可多得的全面之作。—馬嶽香港中文大學政務與政策科學學院副教授港英政府曾大力營建本地的供水系統,但後來卻還是依賴了東江水供應,當中有何因由和轉折,本書嘗試為此提出解答。讀畢本書,大家會明白政治理論其實不一定抽象,它可以源於日常生活中的思考。—蔡子強香港中文大學政務與政策科學學院高級講師
About the author(s)
View more李家翹
政治學博士,政治地理學者,香港中文大學政務與政策科學學院(前政治與行政學系)講師,任教本科及碩士課程。曾多年擔任該系本科委員會主席,專責本科課程及學生事務。獲2013年度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模範教學獎。歷年來多次為中國內地省市幹部赴港培訓班授課,講授香港社區治理專題。
學術文章發表於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Political Geography、《思與言》、《現代化研究》等刊物。評論文章散見於《明報》、《信報》、《端傳媒》等,傳媒訪問及專訪則見Foreign Policy、South China Morning Post、《明報》、《天下雜誌》、香港電台《鏗鏘集》、鳳凰衛視《皇牌大放送》等。
About the publisher
View moreReading information
Install the Bookniverse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Similar books
市井香港:戰前香港的粵語電影、宣傳電影和文化空間
US $25.60
US $32.00
Friends and Teachers: Hong Kong and Its People 1953–87
US $22.40
US $28.00
Form Follows Fever: Malari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ong Kong, 1841–1849
US $44.00
US $55.00
Hong Kong Notable Doctors
US $44.00
US $55.00
The Invisible Citizens of Hong Kong
US $36.00
US $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