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诠释中国史 - 约瑟夫.列文森 - Bookniverse
诠释中国史
约瑟夫.列文森 | 舒扶澜
US $22.40
US $28.00
2024/02
|
9789882372948
|
PDF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About this book
View more历史 > 中国历史 > 古代史
作者
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 舒扶澜(Franz Schurmann)
加州伯克利中国通史讲义残稿,首次中译
并非历史信息与细节的叠加
「我们试图让历史学习
成为深化思想复杂性的过程」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列文森之子托马斯.列文森(Thomas Levenson) 作序
叶文心、欧立德(Mark C. Elliott)、董玥、黄乐嫣(Gloria Davies)、
齐慕实(Timothy Cheek)、白杰明(Geremie R. Barmé) 联合撰写长篇导读
1960年代,约瑟夫.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 1920–1969)与舒扶澜(Franz Schurmann, 1926–2010)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设中国历史课程,其讲义中关于「早期中国」的部分在列文森身后出版,即本书《诠释中国史:从源起到汉亡》。
与一般中国通史不同,本书在叙述史实之外,逐章引入对思想史中关键概念和框架的辨析,进而对历史书写和研究作出深刻的反思。在列文森看来,中国历史不仅是某种基于朝代更迭、简单递进的连续过程,而是「极度的多样性,一次又一次地将中国重构成统一的整体」。
About the author(s)
View more约瑟夫.列文森
作者
约瑟夫.列文森 (Joseph R. Levenson, 1920–1969)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首任Sather讲座教授,以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奠基性研究享誉于世,被称为「莫扎特式的史学家」。
列文森从真诚的人文主义关怀出发,致力于在旧的问题中探寻新的意义;同时突破西方汉学和社会科学的畛域,把人类文明的普遍视角与中国经验的独特性融汇起来,从而将中国历史的书写推进到世界历史话语的范畴之中。他以一系列着作提出的诸多论题,如天下与国家、传统与现代性、科学与儒学、经典主义与历史主义等,在他因意外身故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持续为中国研究学界提供综合性的思考框架与对话坐标。
1987 年,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创设「列文森图书奖」,以纪念他的学术贡献。
About the publisher
View moreReading information
Install the Bookniverse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